English

朱镕基与施罗德会谈

1999-05-13 来源:光明日报 谭国器 我有话说

就科索沃问题和我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全面阐述中方立场

朱镕基强调,只有北约立即停止对南轰炸,才谈得上科索沃问题的政治解决

朱镕基指出,所谓“误炸”,不但不能使中国人民信服,而且外国舆论也不相信。我们要求对导弹袭击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公布调查结果,严惩策划者和肇事者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了会谈,就科索沃问题和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全面阐述了中方的立场。

朱镕基欢迎施罗德总理来华进行工作访问,讨论科索沃问题,并表示注意到施罗德总理来华前对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表示了震惊和忧虑,代表德国作了道歉,并要求北约对此进行调查。

施罗德代表德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一事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由衷的遗憾,并再次向事件中死难者家属和中国人民无条件地表示道歉。北约各国对此负有共同的责任,他愿代表北约作同样的表示。北约也必须毫无保留地、彻底地调查这一事件的真相,并公之于众。这是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立场。

施罗德介绍并解释了上周8国外长在波恩通过的声明。他强调,在发生了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后,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了。目前必须尽早找到政治解决的办法,舍此别无选择。他希望中国在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施罗德表示,德政府将坚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全面发展德中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朱镕基就科索沃问题和我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事件全面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强调只有北约立即停止对南轰炸,才谈得上科索沃问题的政治解决。

朱镕基指出:

1、我们一直认为,科索沃问题是南联盟的内政。南国内民族、宗教矛盾由来已久,错综复杂,只能以和平方式寻求这些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一直反对北约动用武力,并警告外部军事干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只能使之复杂化。使用武力是非常危险的。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绕过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这样做,并予以谴责。

3、50天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使大量无辜平民死伤,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这场以“维护人道”名义进行的战争,却酿成了战后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4、北约的轰炸不仅步步升级,而且公然对中国驻南使馆进行导弹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馆舍被毁,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野蛮暴行表示极大愤慨。所谓“误炸”,不但不能使中国人民信服,而且外国舆论也不相信。我们要求对导弹袭击事件进行彻底调查,公布调查结果,严惩策划者和肇事者。

5、中国政府一向主张科索沃问题的政治解决,支持联合国在政治解决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中方已注意到你所提的8国集团外长声明。我们认为,当前政治解决的前提是北约必须停止轰炸,为政治解决创造必要条件。轰炸不停,政治解决从何谈起?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会同意在轰炸继续进行的情况下,由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任何政治解决方案。其次,任何关于科索沃问题的安理会决议,或安理会讨论的任何政治解决方案,都应得到作为当事方的主权国家南联盟的同意。否则,决议无法落实,没有实际意义。

6、我们再次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立即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我们呼吁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制止北约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为尽快结束科索沃危机,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中国一贯主张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现在也继续致力于政治解决。

在谈到中德关系时,朱镕基指出,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同德国的关系,一向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我们对中德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广泛领域建立的富有成果的合作感到高兴。这是双方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总理先生就任以来,两国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我们赞赏总理先生多次强调要保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赞赏德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中国政府愿同德新政府继续共同努力,在各个领域都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他说,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要和平,求发展。中德两国都是在本地区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朱基还指出,由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决不会改变,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同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他说,中德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和珍惜,并应共同努力,使之不断向前发展。

参加会见的有外交部长唐家璇、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德国国务秘书海耶、外交部国务秘书伊辛格和德国驻华大使于倍寿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